母爱的别样表达
——读齐海艳《母亲的白菊花》随感
文/郭连莹
现实生活中,文章,就是一种抒情达意的工具和手段,而表现亲情和“母爱”早已成了永恒的文学主题。特别是散文,讴歌母亲的特别多,所以,在这样一个俗常的题材中,文章想要标新立异,是很困难的。作为微散文,在短短的550字内,选择写“母亲”,我认为是有难度的选择。在场微散文7月份“寂寞夏花”主题征文,可谓夏花烂漫,缤纷多彩,见仁见智,而我,却被齐海艳的《母亲的白菊花》所打动。作者在极短的篇幅内,以“白菊花”为具体意象,由此说开去,信息丰富,结构立体,回环曲折,完成了关于母爱这个宏大主题的别样的文学表达。
文章轻盈自然,结构立体巧妙,首尾照应、圆润,语言朴素自然。开篇由不起眼的“白菊花”引发下文:夜里,“我”找消炎药时,不小心打翻了床头泡有白菊花的水杯。因为“我”扁桃体发炎,母亲经常“给我泡上一杯白菊花”,说可以“消火气”,自然串联起“我”与“母亲”的过去与现在。伟大的母爱在白菊花上散发开来,清香四溢,时光柔软,不经意间触动读者的内心。文章用文学的叙述,表达爱的发现,别具匠心。
作品以“母亲的白菊花”为题,可谓言简意赅,纲举目张,把伟大的母爱赋予具象的“白菊花”上,巧妙自然,寓意深刻。中国诗歌的美学传统,从《诗经》开始,就是“立象以尽意”。诗人的写作是不会离开这个具有核心意义的审美指标的。而在这篇微散文中,齐海艳就是把司空见惯的白菊花作为主体坐标,用“母亲每晚睡前给我泡一杯白菊花,放在床头柜上”之“象”,来尽母爱之深“意”,用意象透示事物本质意义。苏珊?朗格在《哲学新解》中指出:“在每一件作品中,线条和色彩以一种特殊方式组合在一起,一定的形式与形式之间的关系激起我们的审美情感。”读齐海艳文字,又何尝不是如此呢?“三年前”和“母亲年轻时”的渐行渐远的那些往事记忆的“线条和色彩”,通过白菊花的牵引,用娓娓道来的语言,在看似漫不经心之间,“达其性情,形其哀乐”,带给读者美好的享受。
这样的“美好的享受”,还有赖于文章的结构。
前面,我之所以说该文结构巧妙,是因为作者把一件小事写出了波折,具有曲径通幽之妙。从这篇文章当中,可以看到作者的结构意识。“结构”本为建筑学的一个术语,应用在写作学上,是用来表现文章内部组织形式的艺术,解决“言之有序”问题。一篇好的文章,必须先有和谐的结构,才能支撑、填充起作者的思想内容。文章无论长短,都要有属于自己的合理的结构。古典文学作品中,不乏这样的例子。《读〈孟尝君传〉》是王安石写的一篇读后感,被历代文论家誉为“文短气长”的典范,不仅仅因为在如何看待“孟尝君能得士”的问题上,他有务出新意、发人深思的脱俗看法,还在于短文的结构。虽然全篇只有四句话、八十八字,却“转折有力……宛转凡四五处”,后人点赞说:“语语转,笔笔转,千秋绝调。”所以,作品无所谓长短,都要下大力气去寻找属于自己的最佳结构。文似看山不喜平,表达平凡而伟大的母爱这个主题,齐海艳在《母亲的白菊花》中,即找到了立体而巧妙的结构。
最后,关于文章的结尾,谈点一孔之见。
尽管文章的结尾有多种方法,但好的结尾简而言之,则是自然、简洁、新颖,“余韵不尽”,给读者以再创造的空间,是给力的——就像优美的音乐,一曲终了却余音袅袅,听得你热血沸腾,或热泪盈眶,这是艺术的感染力。
《母亲的白菊花》结尾处还可以更简练一点,增添点“余韵”。原文的结尾是:“七月的夜晚,一丝风都没有。隔着卧室门,母亲被杯子破碎的声音吵醒了。母亲知道了我在找药,她轻声告诉我,床边有一杯白菊花,我轻轻应一声,起身捡拾被打碎的玻璃碎片。”窃以为,文章的最后一句“我轻轻应一声,起身捡拾被打碎的玻璃碎片”完全可以删除,即:“母亲知道了我在找药,她轻声告诉我,床边有一杯白菊花……”至此,恰好完成了与开头的照应,戛然而止,余下的事情留给读者去想象,反而会意味深长。
原文链接:
齐海艳《母亲的白菊花》吴海燕朗诵
(责任编辑:宁静 制作:晓来 图据网络)
郭连莹作品
郭连莹,百余篇诗文评论散见于《羊城晚报》《工人日报》《河北日报》《中国煤矿文艺》《中华建筑报》《当代人》等报刊,作品入选《洒向新世纪的花雨》《新世纪之歌》《峰峰当代文学作品选》等书。在《羊城晚报》“彩虹杯”读书随笔征文大赛中获二等奖。在河北省委宣传部与河北日报集团等联合主办的《善行启示录》读书征文征评活动中荣获优秀奖。现为邯郸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、河北工程大学荀子研究所研究员、邯郸市作家协会副秘书长等。在场阅评组长、特约评论员。
在场公众平台已经开通原创保护、留言和赞赏功能,无论长篇散文还是微散文,请勿一稿多投,已在其他的公众号发过的,请勿投。所有来稿须经编辑审核或修改,一月之内未发表的稿件请自行处理。来稿请附上简介和照片。
评论列表